更新:2025-03-19 04:19
首映:1995-09-06(威尼斯电影节) / 1995-09-27(法国)
年代:1995
时长:123分钟
集数:0集
连载:0全集大结局
评分:7.6
观看数:2934
来源网:瑞鲁电影
“三轮车夫”很喜欢里面的诗歌和歌曲
第一部,让我给到力荐的片子。
其实,片子里还有很多我没有看懂的细节,即使看了很多遍,依旧费解。也许,是对越南文化的生疏,或者是对导演意志的不理解。
第一,出现了3次触电的画面,分别是小罗罗,男主人公,老板娘。我不清楚,导演为什么要反复3次出现,我对其现在的理解是,那破败的房子象征着难以改变的社会现状,而3次触电分别是三个不同的社会角色,分别在3个不同的心理时期,导演也许想告诉我们,即使个人经历世事达成自我救赎,却也难以改变社会对其的枷锁,尤其是当最后,小罗罗对男主角说“走的时候,千万别锁门”时,我觉得当男主角金盆洗手后,还会有无数个三轮车夫重蹈覆辙。所以,那间房子也许隐喻着一个越南底层的社会角色,而触电则是那个社会角色给予每个承担个体的枷锁和刺痛。
第二,口含金鱼。这个我一直很费解,我不知道金鱼在这部电影里象征着什么。我现在的理解是,金鱼象征着男主角的内心世界,而每当男主角“工作”回家后,将脸深入鱼缸时,是否是一种自我救赎性质的反省和赎罪,洗去罪恶和道德压力。而最后,口含…
今天看了粱朝伟的《三轮车夫》,无限惆怅。无法做很专业的影评,只能留下一点记忆的片段。
《三轮车夫》看了十几分钟,才看到伟仔忧郁而沉默地站在门口,抽烟的样子很颓废,心一下子就被他的落寞揪住了。看到近三分之一,才知道他是黑社会的老大,拉皮条,卖白粉,还会吟诗!
一直很沉默,眼神总是忧郁的,什么时候都叼着烟,很突然的就流鼻血,一边流鼻血,一边还在抽烟。女人们都爱他,他会给女人们拥抱,给她们安慰,帮女人洗头,陪她在酒吧听歌,带她去见父母。
印象最深的是两个人在一起的那些镜头,坐在长椅上闭着眼睛沐浴着暖暖的阳光,她依靠在他背后看他刻着槟榔棕榈花,他搂着她喝酒听着伤感而优雅的情歌,他舀着清水缓缓倒在她乌黑油亮的长发上,他背着她爬楼梯,她用毛巾轻轻地无限怜爱地给他擦鼻血,她问他什么时候带他回乡下。他的优雅的伤感,她的婉约的柔弱,是始终和谐的一对,但又始终让人颓废得想哭,因为看不到他们的未来,只能看到他们的无助和绝望。于是他引火自焚,在死亡里结束了他的无望和颓废,留给她更多的无助和眼泪。
可是再苦难的…
发生在越南底层社会的故事。
三个主人公,分别是少年车夫,姐姐和诗人。
整个过程我好似都被笼罩在一种不可名状压抑的大网里,这种状态持续至诗人同姐姐在一起时的那首诗出来时(我的生活出现微光这首),我跟着也感受到一丝微光。
看到后来才发现,生活不如意是常态,美满经常转瞬即逝,在一次又一次不如意中学会了知足从而获得了稳定的美满。
死亡不是唯一的终点,但是不乏对死亡背后的世界抱有期待的人,当然与死亡一样未知的还有将来,可在通往将来的这条路上要付出的远比死亡要多
这两个月看了几部闷片。其中首推《三轮车夫》。并非说此片不好,关于它的精致及艺术化,网上随便搜一搜就可看到诸多溢美之词。况且,还有梁朝伟哥哥撑场面。但现在的心情实在不适合看此类影片,就如同我不愿在心情明朗的时候看安妮的小说一样。常常是不经意间在书架上翻到那深蓝色的书面,心中一惊,赶快跳过。然而,书中每个故事情节和语言我却深刻地记得,偶尔会在深夜或是某个情境中突然在脑海中全都涌现出来。
看过影片的那晚,做了恶梦。
《三轮车夫》主要是想反映当代越南的现实状况,导演陈英雄眼中真实的越南,那个暴力,血腥,落后的越南。整部影片,其实算不上是一个故事,倒像是对一段时光的撷取一样。一个越南穷困家庭中的弟弟,本想继承父业当个三轮车夫,车却被抢走了。他为了赎车,为黑社会所逼干了些可怕的事,同时却为黑社会的强大力量所震摄,主动要求加入,后来老板娘要他去杀人,他又害怕了。他的姐姐也被逼卖淫,同时却爱着梁朝伟饰演的那个黑帮老大。这个黑帮老大是个沉默神秘的人物,也算是无恶不做了,却同时是个诗人。他的沉默和他的诗,…
习惯了欣赏修饰过的光鲜亮丽给人美感的A面,冷不丁来个B面,实难接受(这片子显然展示的是B面),啧啧,不忍卒睹那种。
曾经去过越南,那热气蒸腾的街景,那满街喷涌的摩托车/人力车,那低空杂乱无章/错落扭结的电线,那一张张高颧黑狭的瘦脸,看着很是眼熟。弥漫着社会主义朴拙味道的建筑背景,看上去此片拍摄应该是在其南部胡志明市(片中提及过地名“堤岸”)。
此前看过陈英雄的《青木瓜之味》,感觉味道对路(亚洲的东方的STYLE)。这片子有点受不了,戾气十足。那血腥的镜头,那变态的XING
“三轮车夫”很喜欢里面的诗歌和歌曲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sdruilu.cn/vod/id-86293.html